11月3日,素有“中國的諾貝爾獎”之稱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主任朱麗蘭,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等領導出席會議。
大會現場
劉鶴副總理講話
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獲獎。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鐘南山院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宗亮憑借在水利水電高壩工程、堰塞壩工程等領域取得系列技術創新成果,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張宗亮上臺領獎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張宗亮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領域科技領軍人物之一。自1984年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后,一直扎根西南邊疆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科研工作。37年來,他始終秉承初心,行走于江河,無怨無悔地躬耕于綠色能源大業,推動其在強國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設計總工程師,他主持和組織完成了國內外70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700萬kW)勘察設計科研工作,建成了天生橋一級、糯扎渡、觀音巖、黃登等水電站和紅石巖堰塞壩水利樞紐,創造了多項中國之最乃至世界第一的里程碑工程,代表著同類壩型筑壩技術世界領先水平:
1、糯扎渡水電站壩高261.5m,為中國最高(世界第三)土石壩,各類壩型壩高總排名世界第八,堆石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總裝機585萬kW,總庫容237億m3,總投資611億元。使我國心墻堆石壩壩高提升100m,是實現特高心墻堆石壩建設從跟跑到超越的標志性工程。
2、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壩高178m,建成時為中國最高(世界第二)面板壩,總裝機120萬kW,總庫容103億m3,總投資104億元。實現我國面板壩100m級向200m級跨越發展。
3、紅石巖堰塞壩壩高103m,創新性提出“除害興利、變廢為寶”理念,創建堰塞壩“應急搶險-后續處置-整治利用”一體化技術體系,建成世界首座100m高堰塞壩水利樞紐工程??傃b機20.1萬kW,總庫容1.85億m3,總投資37億元。
4、觀音巖水電站壩高159m,為碾壓混凝土壩和心墻堆石壩混合壩,軟接頭高75m,為中國最高軟接頭;總裝機300萬kW,總庫容22.5億m3,總投資270億元。
5、黃登水電站壩高203m,為中國最高(世界第二)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總裝機190萬kW,總庫容16.7億m3,總投資238億元,為碾壓混凝土壩國際里程碑工程。
獲FIDIC工程項目優秀獎2項,國際里程碑工程獎3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項,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銀獎1項,全國水利水電設計金質獎2項,省部級優秀工程設計獎20項。
從業37年來,張宗亮堅持不懈地在開拓創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5項,總研發經費1.2 億元。在高壩工程、堰塞壩等工程技術及水利水電信息化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
共獲國家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3項;主參編行業標準15項;主編出版專著7部,發表論文105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其中特等獎2項。創新成果應用獲直接經濟效益110億元,社會環境效益巨大。
2008年當選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全國杰出工程師獎、潘家錚獎;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云南省科技領軍人才并設立云南省張宗亮科學家工作室;2019年團隊獲中央企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關于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于1994年創立,基金獎勵范圍涵蓋當代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的廣闊領域,基金設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三個獎項,其宗旨是通過對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國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激勵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斷攀登科學技術高峰?;鹨钥茖W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評選結果,得到內地和香港各界的肯定和好評,國際影響也與日俱增,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和最權威的社會力量設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授予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而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建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和著名品牌,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杰出貢獻者。